一、病因治疗
-
感染控制
若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或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控制感染。对于支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异物取出
若因气管异物导致支气管阻塞,需通过支气管镜或直接喉镜及时取出异物,解除气道梗阻。 -
肿瘤或囊肿处理
若由纵隔肿瘤或囊肿压迫引起,需评估手术必要性,切除病灶以恢复通气。
二、药物治疗
-
抗生素选择
- 青霉素类:适用于链球菌等敏感菌感染,需皮试阴性后使用。
-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肟,用于耐药菌或混合感染。
-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针对支原体感染。
-
辅助药物
- 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
- 利尿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或肺水肿的患儿。
三、手术治疗
-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用于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通过导管排出积液/气体,恢复肺膨胀。 -
肺叶切除术
若病变肺叶严重受损(如恶性肿瘤、结核),需切除病变组织以根治。 -
肺减容术
微创切除部分受损肺组织,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通气障碍。
四、其他治疗
-
肺功能锻炼
通过深呼吸、咳嗽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适用于轻症患儿。 -
抗凝治疗
对存在血栓风险者,使用华法林等药物预防肺动脉栓塞。
注意事项
- 密切监测:发热、咳嗽加重需及时就医。
-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污染物。
- 定期随访:无症状患儿可能需长期观察(如文献提及随访15年无进展的案例)。
提示:最佳治疗方案需由儿科医生结合影像学(如CT)、支气管镜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