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干预
-
药物治疗
- 预防风湿热复发:首选苄星青霉素每月肌注一次,过敏者禁用。
- 心衰治疗: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缓解水肿,强心剂(如地高辛)改善症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如培哚普利)降低心衰风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改善生活质量。
- 心房颤动治疗:药物复律或电复律(如胺碘酮),并配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预防血栓。
-
手术治疗
- 介入治疗:适用于低流速、低阻力心源性休克患者。
- 外科手术:三尖瓣压差>5mmHg或瓣口面积<2.0cm²时,需考虑人工瓣膜置换或瓣环成形术。
二、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管理
- 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6g,减轻心脏负担。
- 营养均衡: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清、瘦牛肉),减少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炸鸡)。
-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饱。
-
运动建议
- 轻度患者:可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
- 中重度患者:需限制运动,以休息为主,减少心脏负荷。
-
日常护理
- 戒烟戒酒: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降低并发症风险。
- 情绪管理: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或情绪激动。
-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监测超声心动图、凝血功能等指标。
三、预防措施
-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拔牙等有创操作后及时抗感染治疗。
-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四、注意事项
-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需尽快就诊。
-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通过上述综合调理,可有效改善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具体治疗方案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