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调理需结合临床治疗与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基础管理
-
液体控制
严格计算24小时液体总入量,包括尿量、不显性失水量及异常损失量,通过输液泵精确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加重水肿或循环负担。体重每日监测,理想状态为体重稳定或轻微下降(10-20g/天)。 -
电解质平衡
- 高钾血症:停用含钾药物,使用聚磺苯乙烯钠吸附肠道钾离子;心电图异常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拮抗心肌毒性,并联合葡萄糖胰岛素促进钾内流。
- 低钠血症:限制液体后仍血钠<120mmol/L时,补充3%氯化钠。
- 钙磷调节:补充钙剂(如10%葡萄糖酸钙)及维生素D,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
二、营养支持
- 热量与蛋白质
提供≥167.4kJ/(kg·d)的热量,以葡萄糖和脂肪为主;选择高蛋白低磷饮食(如特殊配方奶粉、蛋白质粉),促进组织修复。 - 喂养方式
无法自主进食时,采用静脉高营养或胃管喂养,保证必需氨基酸摄入。
三、并发症防治
- 感染控制
选用肾毒性低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严格无菌操作侵入性治疗(如静脉穿刺、透析)。 - 血压管理
限制钠摄入,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解水钠潴留所致高血压。
四、特殊治疗
- 透析干预
严重水钠潴留、高钾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pH<7.1)时,选择腹膜透析或血液滤过清除毒素。禁忌证包括腹腔感染或低灌流状态。 - 原发病处理
针对感染、中毒等病因进行抗感染、解毒治疗,阻断肾功能进一步损伤。
五、日常护理
- 环境管理: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以降低感染风险。
- 监测记录:每日记录出入水量、体重及生命体征,观察尿量变化。
- 家庭配合:家长需稳定情绪,遵循医嘱用药及喂养,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调理过程中需动态评估肾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新生儿个体差异大,所有措施均需在新生儿科医生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