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异性酶替代治疗(ERT)
- 早期干预:婴儿型患者确诊后应尽早开始酶替代治疗(初始剂量20 mg/kg,每2周静脉滴注),可显著延长生存期并改善运动、心脏功能。晚发型患者在出现肌无力或呼吸功能减退时也需启动ERT。
- 长期管理:需定期评估肌力、肺功能及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二、饮食调理
- 低糖高蛋白: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如米饭、红薯),增加蛋白质(瘦肉、鱼类、蛋类)和健康脂肪(橄榄油、坚果),避免低血糖和代谢紊乱。
- 少食多餐:每日分4-6餐,避免长时间饥饿,必要时使用生玉米淀粉(每次1.0-2.5g/kg,两餐间服用)缓慢释放葡萄糖。
- 水果选择:优先低糖水果(橙子、草莓),避免高糖水果(苹果、香蕉),两餐间食用。
三、运动与康复
- 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3-5次,每次60%最大运动量,避免高强度对抗性运动。
- 呼吸训练:进行呼吸肌锻炼(如缩唇呼吸),必要时使用无创通气辅助。
四、多学科综合管理
- 呼吸系统:监测夜间血氧,及时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
- 心脏护理:定期心脏超声检查,心力衰竭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或ACEI类药物。
- 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D、钙及支链氨基酸,必要时鼻胃管喂养。
五、预防与监测
-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接种流感、肺炎疫苗。
- 定期检查:每3-6个月评估身高、体重、肝肾功能及血糖水平。
注意事项
- 避免疲劳: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诱发肌肉损伤。
- 心理支持:关注情绪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通过上述综合管理,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但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并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