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首选抗甲状腺药物
- 甲巯咪唑(MMI):成人初始剂量30mg/天,根据病情调整至15-40mg/天,分次口服。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5-15mg/天,疗程通常12-18个月。
- 丙硫氧嘧啶(PTU):适用于肝功能异常或药物过敏者,初始剂量300mg/天,分次口服,最大量600mg/天。维持量50-150mg/天。
2. 心脏症状控制:联合对症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10-40mg/次,每6-8小时口服),可降低心率、改善心律失常,但需注意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 强心利尿剂:合并心力衰竭时,可联用地高辛(0.125-0.25mg/天)和呋塞米(20-40mg/天)以增强心功能、减轻水肿。
3. 特殊治疗选择
- 放射性碘(¹³¹I)治疗:适用于药物不耐受或无效者,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治疗后需监测甲状腺功能。
- 手术治疗:仅用于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气管或怀疑恶性病变者,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
注意事项:
- 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TSH、FT3、FT4)、肝功能及心电图,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 避免突然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防止甲亢复发或加重心脏负担。
- 饮食需低盐、高蛋白,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情绪稳定。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心功能及甲状腺指标综合制定,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