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NTM)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原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NTM病可表现为肺部疾病、淋巴疾病、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播散性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
- 肺部疾病: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气喘等。
- 全身症状:发热、体重减轻、腹痛、腹泻等。
2. 影像学表现
胸部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高分辨率CT)可能显示以下特征:
- 空洞性阴影:单侧或双侧肺部出现空洞。
- 多灶性支气管扩张:多个支气管扩张病灶。
- 多发性小结节病变:肺部出现多个小结节
3. 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是确诊NTM病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 痰涂片和培养:痰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涂片阳性但不能与结核分枝杆菌区分,需进一步培养和鉴定
- 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等方法,可以快速鉴定NTM菌种
- 药物敏感性试验:在进行治疗前,应对特定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治疗方案
4. 病理学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或其他途径进行肺活组织检查,发现分枝杆菌病的特征性改变(如肉芽肿性炎症或抗酸染色阳性),并结合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5.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发布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NTM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NTM肺病:
- 1.2份分开送检的痰标本NTM培养阳性并鉴定为同一致病菌,和(或)NTM分子生物学检测均为同一致病菌。
- 2.支气管冲洗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TM培养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1次阳性。
- 3.经支气管镜或其他途径肺活组织检查发现分枝杆菌病组织病理学特征性改变(肉芽肿性炎症或抗酸染色阳性),并且NTM培养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
- 4.经支气管镜或其他途径肺活组织检查发现分枝杆菌病组织病理学特征性改变(肉芽肿性炎症或抗酸染色阳性),并且1次及以上的痰标本、支气管冲洗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NTM培养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
肺外NTM病:
- 具有局部和(或)全身性症状,经相关检查发现有肺外组织、器官病变,已排除其他疾病,在确保标本无外源性污染的前提下,病变部位穿刺物或活检组织NTM培养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
播散性NTM病:
- 具有相关的临床症状,经相关检查发现有肺或肺外组织与器官病变,血NTM培养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和(或)骨髓、肝脏、胸内或腹内淋巴结穿刺物NTM培养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
6. 鉴别诊断
NTM病需要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慢阻肺、囊性肺纤维化、肺囊肿、间质性肺疾病、肺尘埃沉着症、细菌性肺炎、肺真菌病、肺寄生虫病、军团菌病、奴卡菌病、肺部肿瘤、结节病以及肺泡蛋白沉着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总结
NTM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原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确诊后,应根据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