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指肠胃反流诊断标准
-
临床症状
典型表现为反酸、烧心、胸痛等,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上腹痛、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 -
内镜检查
通过胃镜观察食管下段或胃黏膜是否存在炎症、糜烂或溃疡。若发现食管黏膜损伤(如反流性食管炎),可辅助诊断。 -
24小时食管pH监测/阻抗监测
检测食管内酸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尤其适用于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 -
质子泵抑制剂试验(PPI试验)
患者服用奥美拉唑等药物2周后,若症状显著改善,可支持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二、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标准
-
临床症状
主要包括上腹部灼痛(进食后加重)、口苦、恶心、呕吐胆汁样液体,部分患者伴消化不良或体重下降。 -
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胃内胆汁潴留(黄绿色胆汁)、黏膜充血糜烂,幽门口松弛或十二指肠液反流是典型表现。 -
胃内胆红素测定
检测胃内胆汁浓度,若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辅助诊断。 -
组织学检查
胃黏膜活检显示“胃小凹上皮增生”是胆汁反流的典型病理特征。
三、注意事项
- 鉴别诊断:需排除心源性胸痛、胃炎、食管癌等疾病。
- 治疗结合:确诊后需综合抑酸药(如奥美拉唑)、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及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胃镜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