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病毒治疗
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核心措施,可减轻病毒对肾脏的免疫损伤。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安全性较高,52周缓解率达78.1%)、拉米夫定(需评估肾功能)等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因可能加重自身免疫反应,通常不推荐用于HBV复制的患儿。 -
免疫调节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需谨慎使用以避免诱发HBV复制,仅在必要时短期应用。
-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如环孢素,可阻断病毒进入肾细胞受体,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控制蛋白尿且不增加病毒复制风险,是2021年KIDGO指南推荐方案。
-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需根据免疫紊乱程度调整剂量。
-
对症治疗
- 水肿/高血压:使用氢氯噻嗪利尿或硝苯地平降压,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 蛋白尿:除抗病毒和免疫治疗外,可辅以ACEI/ARB类药物减少蛋白丢失。
-
中医辅助治疗
部分研究显示中药可调节免疫,但需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 -
定期监测与调整
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肾功能及尿蛋白,根据疗效调整方案。若出现药物副作用(如肾毒性),需及时更换药物。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阿德福韦酯)。
- 治疗需兼顾肝肾功能,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抗病毒药物。
- 若合并其他感染(如细菌性肾炎),需联合抗感染治疗。
最佳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建议在儿科、肝病科及肾内科多学科协作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