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病程、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病程
- 病程超过1年:这是诊断慢性肾炎的基本条件。
症状
- 蛋白尿和(或)血尿:这是慢性肾炎最常见的症状,尿液中存在大量蛋白质和(或)红细胞。
- 水肿:常见于面部、眼睑和下肢等部位。
- 高血压: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代谢产物排泄障碍,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 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尿浓缩功能受损。
检查
- 尿液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等异常情况。
- 肾功能检查: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酐清除率(Ccr)和血清肌酐等指标,用于评估肾功能状况。
-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指标,用于评估贫血、免疫功能和凝血状态等。
- 肾活检:通过肾脏活检可以明确病理类型和病变严重程度,是确诊慢性肾炎的金标准。
-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MRI等,用于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
除外诊断
- 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程、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果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