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与药物
- 规范用药: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控制炎症,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 对症治疗:若伴有高血压或水肿,可使用降压药(如ACEI/ARB类)和利尿剂;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
二、饮食调理
-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减轻水肿和高血压。
- 优质低蛋白:选择鸡蛋、瘦肉、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豆制品等植物蛋白;肾功能受损严重时需进一步限制蛋白量(0.6-0.8克/公斤体重)。
- 补充维生素:多摄入新鲜蔬果,如苹果、梨(无水肿时),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以防高钾血症。
- 食疗辅助:可尝试芡实山药粥、黄芪猪肾汤等中医食疗方,健脾补肾。
三、生活习惯管理
- 适度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稳定期可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 预防感染: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 控制体重与戒烟限酒:肥胖会增加肾脏负担,需合理饮食和运动;烟草酒精会加速肾损伤。
四、定期监测与心理支持
- 定期复查: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心理疏导:长期治疗易导致患儿情绪波动,家长需给予耐心陪伴和鼓励。
五、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 谨慎用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能加重肾损伤,需遵医嘱使用。
通过以上综合调理,多数患儿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