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可能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
轻微脑瘫的早期症状
-
运动发育落后:
- 粗大运动:脑瘫患儿在新生儿时期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反射及觅食反射减弱。在婴儿期,可能表现为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等大动作发育落后。
- 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差,抓握、拿物困难,如使用勺子、按扣子等精细动作困难。
-
肌肉张力异常:
- 痉挛性:肌肉张力过高,导致四肢僵硬、动作不协调。
- 松弛性:肌肉张力过低,导致肢体松软无力。
-
姿势和反射异常:
- 异常姿势:如头后仰、斜颈、一侧肩膀高、膝关节打弯差、踮脚走路、足内翻或外翻等。
- 反射异常:如持续的握拳、足尖着地行走等,这些反射通常在婴儿期消失,但在脑瘫儿童中可能会持续。
-
进食异常:
- 喂奶困难:如难吞咽、吞咽不协调、总是流涎等。
-
表情和精神状态异常:
- 表情单一:不会笑,对外界反应迟钝。
- 精神异常:如喂养困难、持续哭闹等。
-
头围异常:
- 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瘫儿可能有头围异常的情况。
其他可能的表现
- 语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等。
- 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 感觉障碍:触觉、听觉、视觉等方面的感觉障碍。
- 情绪和行为问题:情绪波动、易激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多动、冲动、自伤等行为问题。
总结
轻微脑瘫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家长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一些异常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和干预治疗,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