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内肿瘤的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位置及患儿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可加快康复进程。以下是关键治疗策略:
一、早期诊断与干预
出现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通过MRI或CT明确肿瘤性质及位置。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干预,提高治愈率。
二、手术治疗(核心手段)
- 根治性切除:适用于良性肿瘤或可完全切除的恶性肿瘤,能快速解除压迫、降低颅内压。
- 姑息性手术:对无法全切或位置危险的肿瘤,部分切除联合内外减压术可缓解症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三、辅助治疗(巩固疗效)
- 放射治疗
- 三维适形放疗/质子治疗:精准消灭残留肿瘤细胞,减少正常脑组织损伤。
- 术后放疗可降低恶性脑瘤复发率。
- 化疗
- 常用药物:顺铂、长春新碱、替莫唑胺等,抑制肿瘤生长。
- 与放疗协同可提高恶性脑瘤生存率。
四、新型疗法(针对难治性肿瘤)
- 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适用于复发病例。
- 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五、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治疗
- 神经外科、肿瘤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团队联合制定方案,动态调整治疗策略。
- 术后需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及心理疏导,加速恢复。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降颅压药物,缓解头痛呕吐。
- 化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肝肾功能等副作用。
结合手术快速切除病灶、术后辅助治疗清除残余细胞,并辅以新型疗法,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并发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