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场急救
-
催吐与导泻
立即用手指或筷子按压舌根催吐,减少毒素吸收;若呕吐剧烈,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随后用蓖麻油导泻,清除未吸收的毒素。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
饮用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重症需静脉输液(如氯化钠、葡萄糖盐水等)。 -
对症治疗
- 呕吐严重者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或阿托品缓解症状。
- 腹泻频繁时需注意肛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
二、医疗干预
-
抗菌药物
- 轻型患者通常无需抗生素,可自愈。
- 重症或合并高热者,可选用苯唑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唑林)或喹诺酮类药物,需遵医嘱。
-
支持治疗
- 维持酸碱平衡,必要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 重症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休克。
三、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
若出现意识模糊、少尿、肌肉痉挛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诊。 -
保留证据
就医时携带剩余食物、呕吐物样本,便于病原学检测;若涉及餐饮单位,可拨打12345投诉并保存消费票据。
四、预防建议
-
食物管理
- 熟食现做现吃,剩余食物冷藏(≤4℃),食用前彻底加热。
- 避免食用变质、发霉或包装破损的食品。
-
个人卫生
- 处理食物前洗手,生熟砧板分开使用。
- 手部有化脓伤口时避免接触食物。
通过上述措施,多数患者可在1-3天内恢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