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伤口症状
若伤口出现红肿、疼痛、瘙痒,或伴有水疱、瘀斑、脓液分泌,可能是中毒迹象。部分毒虫(如蜈蚣、蝎子)叮咬后局部可能坏死或引发淋巴管炎。 -
警惕全身性反应
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需高度怀疑中毒。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休克甚至死亡。 -
结合叮咬环境与虫类特征
- 草丛、树林等潮湿环境易遇蜱虫、蜈蚣,其叮咬可能伴随持续发热或肌肉麻痹。
- 蜂类蜇伤后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
处理建议
- 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避免抓挠。
- 冰敷缓解肿胀,记录虫类特征(如斑纹、颜色)以便就医判断。
- 若出现严重过敏或中毒症状,切勿自驾,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提示:清明期间闽南地区红火蚁、隐翅虫等毒虫活跃,建议提前喷洒驱虫剂,避免皮肤暴露。若被咬后症状持续加重,请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