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种由胆结石进入肠道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其初期症状通常较为隐匿,但具有以下典型表现:
1. 初期症状
胆石性肠梗阻的初期症状较轻,常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可能包括:
- 阵发性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右上腹,常为钝痛或绞痛,伴有恶心和呕吐。
- 恶心与呕吐:疼痛发作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有时可混有胆汁。
- 腹胀:腹胀程度因梗阻部位而异,低位梗阻(如小肠或结肠)腹胀较为明显,高位梗阻(如十二指肠)腹胀较轻。
- 肛门排气排便减少:部分性梗阻时,患者仍可能有少量排气或排便,而完全性梗阻则表现为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 潜在严重症状
若梗阻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剧烈腹痛:疼痛呈持续性,并伴随阵发性加重。
- 呕吐物异常:呕吐物可能呈粪臭味或血性,提示肠管缺血或坏死。
- 腹部压痛和紧张:严重者可能出现腹膜刺激征(如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 全身症状:如发热、脉搏增快、休克等,提示可能发生绞窄性肠梗阻。
3. 病因与诊断
胆石性肠梗阻的病因通常为胆囊结石脱落并进入肠道,导致肠腔堵塞。结石直径一般超过2.5厘米。诊断时,可通过腹部X线或CT检查发现梗阻部位及结石大小。
4. 就医建议
胆石性肠梗阻的初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但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的患者,需警惕此病的发生。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确认病情,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