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性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蛔虫感染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其主要症状和表现如下:
1. 腹痛
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并向腰背部放射。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钻心样或绞痛,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恶心、呕吐、体位改变以及一般的胃肠解痉药物均不能缓解腹痛症状
2. 恶心和呕吐
患者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物可能包含胃内食物、胆汁,甚至蛔虫成虫
3. 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中度以上的发热,一般持续3到5天。如果发热持续超过一周或体温逐渐升高并伴有白细胞增多,需警惕继发感染,如胰腺脓肿或胆道感染
4. 腹胀
患者常伴有腹胀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5. 其他症状
- 低血压或休克:主要见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少数患者可突然发生,亦可在出现其他并发症后逐渐出现
-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由于频繁呕吐,患者可能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和脱水,重症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并伴有血钾、血钙、血镁降低
- 其他器官衰竭:急重症患者可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可能出现肾功能和心功能的衰竭表现
- 胰性脑病:表现为精神异常和混乱,定向力缺乏,伴有幻想、幻觉和躁狂状态
6. 体征
-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腹部体征较轻,常与患者主诉不符,表现为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与肌紧张,可伴有腹胀和肠鸣音较少
-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常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即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伴有麻痹性肠梗阻者肠鸣音弱或消失。部分患者出现腹水,多为血性腹水,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7.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计数:有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 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到12小时开始上升,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几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的5倍可以确诊本病
- 其他检查:包括腹部B超、CT、内镜检查等,可以帮助确诊和评估病情
8. 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内科治疗、内镜治疗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包括解痉止痛、减少胰腺外分泌、预防和控制感染等;内镜治疗可以取出蛔虫;外科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和表现多样,确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