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风景的形成是地质历史时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地质构造基础阶段
-
沉积作用
约3.8亿年前,张家界地区为浅海环境,大量泥沙在此沉积形成300-500米厚的石英砂岩岩层。
2.6亿年前,地壳抬升为陆地,砂岩开始风化剥蚀,形成古夷平面“铁帽”。
-
多次海陆变迁
-
2.8亿年前,地壳再次沉降为海洋,砂岩顶部覆盖石灰岩;
-
2亿年前,地壳抬升为陆地,形成两层砂岩和石灰岩地层基础。
-
二、地貌景观形成阶段
-
构造运动与岩石变形
1.8亿年前,地壳水平挤压导致石英砂岩发生强烈褶皱和断裂,形成高角度节理和裂隙。
- 距今260万年后,地壳抬升,地表流水沿裂隙下切,开始侵蚀作用。
-
流水侵蚀与物理风化
-
石英砂岩区 :流水侵蚀形成方山、平台、峡谷等地貌,形成“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景观。
-
石灰岩区 :流水溶蚀形成天坑、漏斗等喀斯特地貌,如野人坑、天门洞。
-
-
重力崩塌与植被作用
植物根系、重力崩塌等作用加剧岩石破碎,形成残林、峰林等景观。
三、典型地貌特征
-
方山与平台 :由石英砂岩高角度裂隙发育形成,边缘常伴岩墙或岩柱。
-
峡谷与天生桥 :流水深切沟谷,形成峡谷地貌,部分区域因岩层断裂形成天生桥。
-
生态景观 :植被覆盖部分崩塌岩体,形成独特生态景观。
四、旅游与保护价值
张家界地貌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旅游价值,包含地球演化、地质构造、自然美学等多重研究意义,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独特景观如“天下第一桥”(天生桥)成为标志性景点。
(注:综合了地质学家、地理教师及公园规划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