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治疗
- 孕期需加强产检,每2周由内科和产科联合检查,孕20周后每周监测一次,重点观察心功能、心律及肺动脉高压情况。
- 保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10-12小时),避免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预防感染(尤其呼吸道感染)。
- 饮食需低盐、高营养,纠正贫血,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族。
-
药物治疗
- 心功能3级或心力衰竭时需住院,谨慎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如地高辛),并监测毒性反应。
- 合并妊娠高血压时,可短期应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或降压药(如硝苯地平),但需权衡胎儿风险。
-
介入治疗
- 对于缺损较小(如≤5mm)、孕周较晚且心功能稳定的孕妇,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避免X射线辐射,创伤小、恢复快。
- 例如,福建省立医院曾通过微创封堵术成功治疗缺损3.0cm的孕妇,术后心功能显著改善。
-
手术治疗
- 若缺损大(>2cm)、心功能2级以上或合并严重产科问题(如臀位、胎盘早剥),需剖宫产终止妊娠,并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心功能急剧恶化时,可能需紧急心脏手术,但风险较高。
-
终止妊娠指征
- 心功能3-4级、重度肺动脉高压或孕早期发现严重缺损时,建议终止妊娠以降低母胎风险。
提示: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心内科、产科、超声科等),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孕妇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或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