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碱类中毒不会传染给他人。强碱类中毒是一种非感染性疾病,没有传染源,因此不存在传染的可能性
强碱类中毒主要是由于误服或皮肤接触强碱物质引起的。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迅速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胶冻样的碱性蛋白盐,并使脂肪皂化,从而对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造成严重的腐蚀性损伤
强碱类中毒的症状和表现:
- 1.皮肤接触:局部红肿、水泡、糜烂、溃疡等。
- 2.吸入中毒: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肺水肿,甚至窒息。
- 3.口服中毒:口腔、咽部、食道灼痛,流涎。可见糜烂创面,先为白色,后变为红色或棕色。胃部有烧灼痛、腹部绞痛,呕吐带血的胃内容物,排出血性粘液粪便。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休克,甚至食道及胃穿孔
紧急处理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30分钟,然后用3%硼酸液或2%醋酸液湿敷。
2.眼部接触: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30分钟,再用2-3%硼酸溶液冲洗,并及时就医。
3.口服中毒:立即口服大量清水稀释,随后服用食醋、牛奶、豆浆、蛋清或植物油等中和剂,但严禁催吐或洗胃。
预防措施:
1.改革完善生产工艺,减少腐蚀剂跑、漏、冒的现象。
2.加强宣传,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
3.万一出现事故,应彻底冲洗。
强碱类中毒不会传染,但需要及时处理和就医,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