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PAT)是一种心律失常,其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观察与监测
-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儿,可进行观察和定期随访。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手段,监测病情的变化,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
药物治疗
- 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可控制心室率,规范治疗后多可转复窦律。但使用时需注意剂量,避免中毒。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选择性地阻断β受体,降低心率,减少心脏负担。
- 钙离子拮抗剂:如普罗帕酮,可用于控制心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其他药物:如胺碘酮,有延长心房组织动作电位时限及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对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有一定效果。但若患儿正在服用地高辛,需要告知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
手术治疗
- 对于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可能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如动脉导管介入术、人工房室瓣植入术等,以避免因心脏病引发其他并发症。
- 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通过消除异常起搏点或阻断折返环路来达到根治目的。
-
一般护理
- 保持患儿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 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 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小儿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处理方式包括观察与监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一般护理等方面。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