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症反应
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组织损伤后,炎症细胞(如白细胞)被激活并释放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这些物质可能波及心包,引发炎症反应。 -
心肌坏死物质刺激
坏死的心肌细胞崩解后,释放心肌酶、细胞碎片等物质,直接刺激心包,诱发炎症。 -
自身免疫反应
机体可能将坏死心肌组织识别为异物,发动免疫攻击,形成自身免疫性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即属于此类,患者血中可检测到抗心肌抗体。 -
病原体感染
心肌梗死后免疫力下降,易受细菌、病毒等感染,若病原体侵入心包腔,可能引发感染性心包炎。 -
治疗相关因素
介入治疗或药物(如抗凝剂)可能造成心包损伤,或诱发炎症反应。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分为两种形式:
- 急性心包炎:多在梗死后2小时至10天内发生,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和心包摩擦音。
- Dressler综合征:通常在心肌梗死后1-4周出现,以发热、胸痛和心包积液为特征,与坏死心肌引发的迟发性免疫反应相关。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是心肌损伤、免疫异常、感染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临床及时干预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