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清除毒物
- 催吐:中毒后若患者清醒且误服时间在24小时内,应立即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催吐,反复操作至吐出清水样液体。
- 洗胃:用清水、生理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洗胃,洗胃后保留胃管以便后续反复冲洗或灌入活性炭吸附毒素。
- 导泻:口服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促进肠道内毒物排出。
二、针对性解毒治疗
- 抗凝血类杀鼠剂(如敌鼠钠盐、溴敌隆):
- 立即肌注维生素K1,首次剂量10-20mg,后续每日3次,严重者需静脉注射,总量80-120mg/日,直至凝血功能恢复。
- 重症患者需输注新鲜血液或凝血因子。
- 氟乙酰胺/氟乙酸钠:
- 特效解毒剂为乙酰胺,成人每次0.5-5g,每日2-4次肌注,重症可一次性给予5-10g,疗程5-7天。
- 若无乙酰胺,可用无水乙醇5ml溶于100ml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 毒鼠强、氟乙酸钠等剧毒类:
- 需血液灌流或透析加速毒物清除。
三、对症支持治疗
- 控制抽搐:使用苯巴比妥钠或地西泮静脉注射,持续发作需联合硫喷妥钠等强效药物。
- 保护脏器功能:监测心、肝、肾功能,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等减轻损伤。
- 维持生命体征:昏迷或呼吸衰竭者需吸氧、气管插管等支持治疗。
四、注意事项
- 禁用碱性食物:如食用油、蛋类、碱性食物可能加速毒物吸收。
- 保留样本送检:中毒后需保留呕吐物、剩余鼠药样本供实验室鉴定,指导精准治疗。
- 及时就医:所有杀鼠剂中毒均需尽快送医,尤其是毒鼠强等剧毒类,延误可能致命。
提示: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氟乙酰胺、毒鼠强等剧毒鼠药,若发现非法流通请立即报警。日常使用灭鼠剂应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