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神经型(A型或婴儿型)
多在出生后3-6个月内发病,早期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喂养困难、极度消瘦,皮肤干燥呈蜡黄色,逐渐出现智力、运动减退,肌张力低下,最终发展为痴呆。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半数以上会因感染在4岁前死亡。 -
非神经型(B型或内脏型)
婴幼儿或儿童期发病,病程进展较慢,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可能伴随全血细胞减少或肝硬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浸润、反复呼吸道感染,但无显著神经系统症状,可存活至成人期。 -
幼年型(C型慢性神经型)
多见于儿童期,早期发育可能正常,但5-7岁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智力减退、语言障碍、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肌张力障碍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垂直性核上性注视麻痹,表现为“甩头样”动作代偿眼球运动障碍。 -
其他类型
- 青少年型(6-15岁):以学习困难、精神症状(如妄想、强迫症)为首发表现,后期出现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
- 成年型(15岁以上):早期可能表现为精神异常(如躁狂、抑郁),逐渐出现肌张力障碍、痴呆等。
需注意的早期信号:
- 婴儿期黄疸消退延迟、反复感染、喂养困难;
- 儿童期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或过高;
- 任何年龄段出现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精神行为异常或视力障碍。
若发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基因检测、肝脾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