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肉强直
患者全身骨骼肌(包括面肌、舌肌、四肢肌肉等)在收缩后难以放松,表现为动作笨拙、肢体僵硬。例如,久坐后难以立即站立,握手后无法迅速松开。寒冷环境可能加重症状,但部分类型(如先天性副肌强直)在寒冷中症状更显著。反复运动后,强直现象可暂时减轻,即“热身现象”。 -
肌肉肥大
患者肌肉普遍肥大,外观类似运动员,但肌力通常正常,无肌肉萎缩。部分类型(如先天性副肌强直)可能仅表现为小腿肌肉肥大。 -
运动障碍
- 启动困难:静息后初次运动(如久坐后起身、静立后起步)明显笨拙。
- 短暂肌无力:部分患者在突然启动或用力后出现一过性无力,如抓重物时突然松手。
-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呼吸肌或尿道括约肌受累,导致呼吸或排尿困难。
-
其他症状
- 精神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如易激动、抑郁)、孤僻或强迫观念。
- 吞咽困难:婴儿期可能出现吮吸、吞咽困难。
-
体征与检查
- 叩击性肌强直:叩击肌肉可见局部肌肉收缩形成“肌球”。
- 肌电图:显示典型肌强直电位,类似“轰炸机俯冲”或“蛙鸣”声。
- 基因检测:CLCN1基因突变是确诊的关键。
注:先天性肌强直分为Thomsen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Becker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后者症状更重且起病较晚。若需进一步诊断,建议结合临床表现、肌电图及基因检测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