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结块症是一种由于胃内形成胃石(如食物团块、毛发团块等)而影响消化功能的病症。以下是该病症的主要表现症状及其原因和特点:
1. 常见症状
- 腹部不适:通常位于剑突下或肚脐周围,表现为疼痛或压痛,可能由胃石刺激胃壁引起。
- 腹胀:由于胃石堵塞小肠,导致气体和液体无法正常通过,从而引起腹胀感,常集中在上腹部。
- 呕吐:胃石阻碍食物运输,导致胃内容物逆流,出现呕吐,呕吐物可能包含未消化的食物和黏液。
- 停止排便排气:胃石占据空间,影响消化功能,可能导致便秘或暂时性排便排气停止。
- 阵发性哭闹:胃石移动或刺激胃壁时,可能引发疼痛,导致患儿突然哭闹,伴随腹部紧张或拒绝触摸。
- 食欲减退、消瘦:因进食不足,孩子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日渐消瘦、无力等症状。
- 面色发黄、精神萎靡:长期消化不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表现为面色发黄、精神状态差。
2. 症状特点
- 疼痛位置:疼痛多位于左上腹部,进食后可能加重。
- 特殊病史:部分患儿可能有明确的胃石形成原因,如空腹食用大量柿子、黑枣或咬嚼头发等。
3. 并发症
- 幽门梗阻:胃石可能导致胃内容物无法正常排出,引发剧烈频繁的呕吐。
- 胃穿孔:严重的胃石可能引发胃壁穿孔,表现为剧烈持续的腹痛,疼痛遍及全腹。
4. 病因与预防
- 病因:胃结块的形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空腹时大量食用柿子、黑枣、山楂等含鞣酸较多的食物。
- 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等)。
- 预防建议:
- 避免空腹食用过多柿子、黑枣等食物。
- 饮食均衡,多食用新鲜蔬菜和瘦肉,以增强营养。
5. 就医建议
- 若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剧烈腹痛、频繁呕吐或停止排便排气,需立即就医。
- 医生可能会通过超声检查或胃镜确诊,并根据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处理。
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小儿胃结块症通常可以缓解或治愈。如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