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随着气温回暖、草木葱茏,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祭扫。在享受大自然美好风光的也需警惕一种隐匿于草丛、灌木丛中的“小恶魔”——蜱虫。蜱虫虽小,却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小的威胁。以下是蜱虫叮咬后可能出现的症状:
-
局部症状
- 红肿:蜱虫叮咬时会释放一些物质,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
- 瘙痒:炎症介质释放会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瘙痒。如果患者对蜱虫唾液过敏,还会出现变态反应,加剧瘙痒感。
- 硬结:被叮咬部位可能会形成硬结。
-
全身症状
- 发热伴:蜱虫可能携带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感染,导致发热。这是较为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体温可能超过38℃,严重者可达40℃以上。
- 头痛:可能是由于感染影响神经系统所致。
- 乏力:身体感到疲倦、无力,活动能力下降。
- 肌肉酸痛:类似感冒时的肌肉酸痛,浑身不适。
- 恶心呕吐: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 腹泻: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腹泻。
-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并伴有压痛。
清明时节蜱虫活跃,其叮咬可致多种症状。一旦被叮咬,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必要时就医诊治,谨防病情恶化,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