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痢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其初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症状
- 腹痛:多为下腹或左下腹的阵发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 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黏液脓血状。
- 黏液脓血便:粪便中含有黏液、脓液和血液,是白痢的典型表现。
- 里急后重: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2. 伴随症状
- 发热:体温可能升高,可能伴有寒战。
- 全身症状: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
- 脱水:严重腹泻可能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表现为口干、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
3. 其他表现
- 寒湿痢:泻下白色黏稠物,伴有腹痛、小便清利、手足厥冷等症状。
- 湿热痢:排下白色黏稠物,伴有里急后重、小便赤涩等症状。
4. 疾病特点
白痢起病较急,初期症状以腹泻和腹痛为主,常伴随黏液脓血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高热、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5. 预防与治疗
-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治疗:白痢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可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并根据具体症状采取清热燥湿、调气行血等治疗措施。
6. 重要提醒
出现白痢症状后,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治疗。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较弱,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需格外注意。
以上信息参考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三知健康等权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