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
福建这个名字的由来与 唐朝时期的军事布局 紧密相关。在唐朝景云二年(711年)至三年(725年)间,福建地区属江南道,闽州都督府是其重要的行政机构。真正让“福建”这个名字响彻历史的,是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的一次重大变革。那一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唐朝政府决定在福建地区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以统管军事事务。经略使的设立,需要从福州和建州两地各取一字,以命名这一新的军事机构。于是,“福建”这个名字应运而生,它既是福州与建州两地地理位置的缩影,也是唐朝政府加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与智慧的体现。
福建的命名过程如下:
-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唐朝政府在福建地区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以统管军事事务。
-
命名来源 :经略使的设立需要从福州和建州两地各取一字。福州简称“福”,建州简称“建”,因此将两字组合,形成了“福建”这个名字。
-
行政地位 :福建经略使的设立,标志着“福建”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并先后设立了福建防御使、福建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等职务。
福建这个名字的由来源于唐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而设立的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和建州两地各取一字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