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毛滴虫病是一种由肠毛滴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其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和全身症状。以下是该病的具体表现:
1. 主要症状
- 腹泻:这是肠毛滴虫病最常见的症状,患者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糊状,有时伴有黏液或少量血丝。腹泻可能每天数次至十余次。
- 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表现为隐痛、钝痛或胀痛,有时按压会感到不适。
2. 伴随症状
- 发热:约1/5的患者可能出现低至中度发热,少数情况下体温可达39℃以上。
- 恶心、呕吐:常伴随腹泻出现,与肠道炎症或寄生虫毒素吸收有关。
- 食欲不振: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一步加重病情。
- 消瘦和乏力:长期腹泻和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乏力及全身不适。
3. 并发症
- 营养不良与贫血:由于长期腹泻和食欲不振,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
- 慢性腹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疾病,导致反复腹泻和肠道功能紊乱。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主要通过粪便检查查找肠毛滴虫的滋养体和包囊,必要时可结合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
- 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等,需按疗程服用,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5. 预防与建议
-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不洁饮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 及时就医:如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迁延。
- 伴侣检查:性伴侣需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以上信息综合了肠毛滴虫病的典型症状、伴随表现及并发症,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如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参考权威医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