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蚊水的有效性
蠓虫叮咬后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驱蚊水中的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可暂时驱赶蠓虫,减少进一步叮咬。但需注意,驱蚊水对已叮咬的皮肤无直接止痒或消炎作用。 -
正确使用方法
- 仅限在裸露皮肤部位(如脚踝、小腿)涂抹,避免接触伤口破损处。
- 需每隔4小时重新涂抹,以维持驱蚊效果。
- 儿童建议选择驱蚊酯成分,安全性更高。
-
被咬后的紧急处理
若出现严重红肿、水疱或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对于普通瘙痒,可用肥皂水冲洗后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 -
预防措施
- 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 避免在蠓虫密集区域(如湖边、绿化带)长时间停留。
- 家中纱窗需使用40目以上细密材质,防止蠓虫进入。
驱蚊水可作为蠓虫叮咬后的辅助防护手段,但需结合物理防护和及时医疗处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