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爬山时被臭虫(如蝽类)咬伤并挠破皮,可按以下步骤处理,避免感染和缓解不适:
1. 清洁伤口
- 立即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减少细菌和残留分泌物(臭虫可能分泌刺激性液体)。
- 避免抓挠:以防进一步破损或继发感染。
2. 消毒与抗炎
- 碘伏或酒精消毒:涂抹破皮处,杀灭表面细菌。
- 外用药物:红肿瘙痒时可涂炉甘石洗剂或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但避免用于破损皮肤。
3. 观察症状
- 警惕过敏反应:若出现大面积红肿、呼吸困难等,立即就医(可能需口服抗组胺药或激素)。
- 感染迹象:如化脓、发热,需抗生素治疗。
4. 预防后续叮咬
- 穿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 使用驱虫剂:含避蚊胺(DEET)的产品对臭虫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
- 臭虫叮咬通常无毒性,但个体反应差异大。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到皮肤科就诊。
- 避免自行挑破水疱或使用偏方(如牙膏、大蒜),可能加重刺激。
(注:未搜索到具体网页来源,以上建议基于常见医学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