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谵妄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机制及诱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生理功能衰退
- 器官功能下降
老年人生理功能自然衰退,细胞衰老导致内脏系统功能减弱,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降低,易出现代谢紊乱、内稳态调节机制减弱等问题。 - 脑功能退化
脑血流量减少、葡萄糖代谢降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导致脑组织供氧不足和调节能力下降,增加谵妄发生风险。
二、疾病及病理因素
- 躯体疾病
心血管疾病、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等,通过炎症反应或代谢异常间接影响脑功能。 - 脑部器质性病变
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脑肿瘤、脑外伤等直接损伤脑组织,引发意识障碍和认知混乱。
三、药物及代谢因素
- 药物副作用或戒断
老年人药物代谢能力差,常规剂量可能蓄积中毒;镇静催眠药、抗胆碱能药物等易诱发谵妄,突然停药或戒断(如安眠药、尼古丁)亦可引发戒断反应。 - 代谢紊乱
电解质失衡(如低钠血症)、脱水、低血糖等代谢异常,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和脑缺氧。
四、心理及环境因素
- 应激事件
丧偶、手术、搬迁等生活事件引发心理创伤,或长期疲劳、失眠、焦虑等情绪问题。 - 环境改变
陌生环境、噪音、睡眠剥夺等外界刺激,削弱老年人适应能力,诱发急性谵妄。
五、其他高危因素
- 手术或外伤
术后恢复期或外伤后因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叠加生理应激,易出现谵妄。 - 营养不良
饮食不均衡导致维生素缺乏或免疫力下降,间接影响脑功能。
老年期谵妄的形成是躯体基础病变、药物影响、代谢异常及环境应激综合作用的结果,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评估诱因并针对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