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毒型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一种严重类型,多见于2~7岁儿童。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一般症状
-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2天。
- 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40℃,甚至更高。
- 精神萎靡、嗜睡、反复惊厥、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循环及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
- 胃肠症状:腹泻在早期常不明显,可能需经灌肠采取沉底粪便检查,发现有多数白细胞或见红细胞方能确诊。
2. 分型及表现
根据全身各脏器微循环障碍程度不同,临床上可表现出以下不同类型:
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
- 轻度表现:面色发灰,精神萎靡,嗜睡,惊厥,口唇发绀,呼吸增快,四肢肌力增高,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
- 重度表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神志昏迷,频繁或持续性惊厥,面色苍灰,瞳孔一侧大、一侧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整或有双吸气、叹息样呼吸、下颌呼吸,然后呼吸次数逐渐减少,减少至12次/min时为危险信号。
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
- 轻度表现:神志尚清楚,但有烦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口唇轻度发绀,皮肤发花,末梢循环差,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s。尿量减少,脉搏增快,脉压差小,血压略降低。
- 重度表现:神志模糊或昏迷,面色苍灰,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四肢皮肤花斑,末梢循环更差,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s,脉搏微弱或摸不到,少尿或无尿,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
肺型(肺微循环障碍型)
- 轻度表现:烦躁不安,面色暗红,呼吸加快,频率>35次/min,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呼吸音减低,X线可见肺部网状阴影。血气分析pH>7.45,氧分压<8.0kPa(60mmHg),二氧化碳分压<4.67kPa(35mmHg)。
- 重度表现: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张口大幅度吸气,发绀进行性加重。肺部呼吸音减低,出现管状呼吸音、捻发音,X线见肺部大片状阴影或两肺广泛实变。血气分析pH<7.35,氧分压<5.33kPa(49mmHg),二氧化碳分压>5.99kPa(45mmHg)。
混合型
上述2型或3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此时毒痢患儿由于全身严重的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锐减,组织缺血缺氧严重,甚至发生组织细胞坏死,极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混合型病死率甚高。
3. 其他表现
- 缺氧、缺血:由于多肽毒素侵入结肠上皮细胞并进行生长繁殖,细菌裂解后产生大量内毒素,内毒素导致微血管痉挛,引起缺氧、缺血。
- 腹痛、腹泻:这是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系统传染病,痢疾杆菌导致胃肠平滑肌发生收缩痉挛引发腹痛腹泻。
- 感染性休克:主要是痢疾杆菌在肠道繁殖并释放出大量内毒素,由于一些小儿对此特别敏感从而引发严重的感染性休克。
小儿中毒型痢疾病情凶险,需要及时采取综合性措施积极抢救。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