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毒型痢疾是一种严重的儿科急症,需要立即就医并进行综合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 一般治疗
- 降温止惊:患儿常伴有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和药物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相结合的方法,将体温控制在 38.5℃以下。若患儿出现惊厥,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止惊。
- 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若出现呼吸衰竭,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对于休克患儿,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以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 抗菌治疗
-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中毒型痢疾主要由痢疾杆菌引起,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也可选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的使用应足量、足疗程,一般疗程为 5 - 7 天。
- 注意药物副作用: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药物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对症治疗
- 减轻脑水肿:中毒型痢疾可引起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可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 改善微循环:应用山莨菪碱等药物改善微循环,减轻中毒症状。
- 其他: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 护理措施
- 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色、瞳孔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通知医生处理。
- 饮食护理: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病情严重时,可暂禁食,通过静脉营养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
- 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对于大便次数多的患儿,要注意肛周皮肤护理,防止红臀。
小儿中毒型痢疾病情凶险,变化迅速,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