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姑苏、平江府
江苏苏州的古代名称演变如下:
-
早期称呼
苏州在春秋时期属于吴国疆域,最早称为 吴 ,这是其最原始的称呼。
-
主要古称
隋朝建立后,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姑苏 ,并沿用至清朝末年。 - 姑苏 :与苏州话中的"姑"(发音词)和"苏"(胥氏后裔姓氏)相关,意为"吴地"或"姑苏山下的城池"。
-
吴都 :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都,故称 吴都 。
-
吴郡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设置的重要行政区域。
-
平江府 :唐代设立,宋代时成为重要府城。
-
-
名称变更背景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设立苏州县,以姑苏山命名,此后"苏州"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并延续至今。
-
其他相关名称
包括"吴中"(春秋时期吴国中部地区)、"东吴"(三国时期吴国都城)、"吴门"(苏州古称吴门)等。
总结 :苏州古代名称与地理、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姑苏"是最早且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名称,而"苏州"作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则始于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