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包炎
- 急性心包炎:表现为发热、胸痛、乏力,渗出多时可出现进行性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脏压塞症状。
- 迟发性心包炎:可能在放疗后数月或数年发生,症状与急性心包炎类似,但可能反复发作。
-
心肌纤维化或全心炎
- 临床表现类似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常主诉胸闷、气短、乏力,可能伴有颈静脉怒张、周围水肿及肝肾淤血等体征。
-
无症状性心功能减退
- 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超声心动图随访显示射血分数逐渐下降,提示心脏收缩功能减退。
-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 放疗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绞痛反复发作或心肌梗死,表现为胸痛、胸闷等典型冠心病症状。
-
心电图异常
- 常见ST-T段改变、束支或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出现期前收缩(早搏)等心律失常表现。
-
瓣膜功能异常
- 放疗可能引起心脏瓣膜增厚或闭合异常,听诊时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显示瓣膜闭合速度减慢。
-
心力衰竭
- 长期损害可导致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
注:放射性心脏损害的潜伏期较长,症状可能在放疗后数年甚至数十年才显现,需定期随访监测。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