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江苏省与安徽省因洪泽湖治理需要,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交换了4个县,具体为:
江苏省将萧县、砀山县划归安徽省宿州市管辖
-
萧县 :原属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淮海经济区中心,总面积1885平方公里,2015年GDP220亿元。
-
砀山县 :原属徐州,以“世界梨都”闻名,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2015年GDP175亿元。
安徽省将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江苏省淮安市管辖
-
盱眙县 :总面积2497平方公里,2015年GDP320亿元,以小龙虾产业和旅游资源著称。
-
泗洪县 :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2015年GDP303亿元,以洪泽湖湿地和双沟酒为特色。
背景与影响
-
洪泽湖治理需求 :20世纪50年代,洪泽湖泛滥成灾,影响江苏、安徽两省的农业和交通。为加强治理,国务院于1955年协调两省交换县界。
-
徐州的发展影响 :徐州失去萧县、砀山后,西部发展空间受限,城市格局被迫转向东南方向。
-
安徽的补偿与变化 :安徽获得盱眙、泗洪后,虽面积增加,但两县与宿州不相连,且失去部分工业基础。
现状对比
-
江苏 :盱眙、泗洪发展为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双沟酒等特色产业突出。
-
安徽 :萧县、砀山融入宿州,但城市规模和工业基础较弱。
此次交换是新中国初期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自然灾害的典型案例,对区域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