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对特定食物或食物成分所产生的具有可重复性的由 IgG 介导的免疫反应,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其症状表现多样,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 消化系统症状:这是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例如乳糖不耐受者摄入含乳糖食物后,因肠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乳糖难以消化,会滞留于肠道中,被肠道细菌分解成乳酸和二氧化碳,并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从而引起胀气、肠痉挛,甚至腹泻。
- 皮肤症状:可出现皮疹、瘙痒、荨麻疹、湿疹等。比如对某些海鲜不耐受,食用后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荨麻疹。
- 呼吸系统症状:可能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喘息等。某些食物可能引发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狭窄,出现喘息、咳嗽等类似哮喘的症状。
- 神经系统症状:常见头痛、头晕、失眠、焦虑、抑郁、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例如对某些添加剂不耐受,摄入后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头痛、头晕等不适。
- 全身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全身不适是食物不耐受可能出现的较为广泛的症状之一。免疫系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还可能出现反复感染、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不耐受的症状具有延时性、数量依赖性和累积性的特点,一般在进食不耐受食物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且程度轻重不一,每个人的反应也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