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及儿童期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发作类型、综合征类型及患儿个体情况选择,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整理的有效药物及治疗原则:
一、常用药物选择
-
广谱抗癫痫药物
- 丙戊酸钠:适用于多种癫痫类型,尤其对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效果显著。
- 拉莫三嗪:新型药物,对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均有效,需注意皮疹等副作用。
- 左乙拉西坦:广谱且耐受性较好,适用于多种癫痫综合征。
-
局灶性发作药物
-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对部分性发作(如颞叶癫痫)效果较好,但可能加重肌阵挛或失神发作。
- 苯妥英钠:传统药物,但需注意齿龈增生、共济失调等副作用。
-
特殊综合征药物
- 婴儿痉挛症:首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 Lennox-Gastaut综合征:可选用丙戊酸钠、苯二氮䓬类或拉莫三嗪。
- Dravet综合征:新型药物如司替戊醇、氯巴占可能有效。
二、治疗原则
- 单药治疗优先:约50%-70%患儿可通过单一药物控制发作,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
- 联合用药条件:若单药无效,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联用两种药物,如丙戊酸+拉莫三嗪。
- 长期规律用药:需持续用药至完全无发作2-4年后,再经3-6个月逐步减量停药。
- 监测与调整:定期检测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及脑电图,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诱发因素:如睡眠不足、情绪激动、感染等可能加重发作。
- 特殊人群管理:婴儿及低龄儿童需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警惕丙戊酸钠的肝功能影响及卡马西平的皮疹风险。
- 难治性癫痫处理:若药物控制不佳,可考虑生酮饮食、免疫治疗或手术(如半球切除术)。
四、总结
建议在神经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优先选择广谱且副作用可控的药物(如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并密切监测治疗反应。具体用药需结合患儿发作类型、年龄及共患病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