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急性期
- 伤后立即出现:唇、舌、口腔、咽喉和食管灼痛。
- 幼儿常表现:烦躁、哭闹不安、流涎、吞咽困难、拒食。
- 1~2小时后:发生黏膜水肿,6小时达高峰。
- 严重者:若水肿累及喉头,可出现声哑及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因喉梗阻窒息死亡。
一度灼伤
- 症状:除以上症状外,中毒表现及吞咽困难明显,小儿多有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紊乱。可表现为局部水肿。
二度灼伤
- 症状:可表现严重中毒症状,如高热、休克等。若发生食管穿孔,患儿常诉胸痛、憋气,伤及胸腔大血管,则可突发咯血、呕血,迅即死亡。
亚急性期(炎症消散期)
- 时间:在灼伤后第2~3周。
- 表现:急性炎症减轻,食管水肿及充血消退,吞咽困难好转,患儿一般情况也随之好转。
瘢痕狭窄期
- 表现:患儿食后即吐或滴水不入,常见流涎、脱水、酸中毒及营养不良。口唇、口腔黏膜、舌和咽部形成溃疡和白膜,咽下疼痛和困难、流涎、呕吐、不能进食进水。
- 强碱伤及声门、大气道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嗽。
- 还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合并肺部感染。中、重度烧伤可即刻出现中毒性休克,还可因并发反流吸入而咳嗽,发生气管炎和肺炎。
这些表现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烧伤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怀疑小儿有食管化学性烧伤,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