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认知功能障碍
- 记忆力减退:近期记忆下降明显,尤其是对刚发生的事情或学习的信息难以记住,如忘记刚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等,但远期记忆相对较好。
-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做事时常常心不在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无法完成日常任务。
- 执行功能受损:在计划、组织和执行任务方面存在困难,比如无法制定购物计划、不能按照步骤完成烹饪等复杂活动,难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
- 语言障碍:可表现为理解和表达的困难,说话时可能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或者理解他人话语的含义有误;也可能出现命名障碍,即难以说出常见物品的名称。
- 视空间障碍:在空间定向和结构认知方面出现问题,例如容易迷路,找不到自己熟悉的房间或物品,难以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和方向等。
- 思维能力下降: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判断能力变弱,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对一些需要思考和推理的事情感到困惑,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
精神行为症状
- 情绪异常: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易怒等情绪,有时会无故发脾气或哭泣,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兴趣,表现出情感淡漠。
- 人格改变:性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自私、多疑,对他人不信任,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变得紧张。
- 行为失控:可能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如随地大小便、乱扔东西、无目的的游荡等,有时还会有冲动行为,不顾后果地行事。
-
其他症状
- 步态异常:行走时可能出现拖沓、步态不稳、平衡能力下降等情况,容易摔倒,这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影响了大脑对肢体的控制。
- 吞咽困难:在进食过程中,可能出现吞咽障碍,导致食物容易呛入气管,引发咳嗽、窒息等问题,严重时可能需要鼻饲或胃造瘘来维持营养。
- 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下降,可能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问题,白天则容易打瞌睡,影响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认知功能的全面下降,还涉及精神行为症状及其他身体机能的障碍。这些症状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