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酶缺陷
糖原代谢依赖多种酶的协同作用,当这些酶因基因突变导致功能缺失或活性下降时,糖原的合成或分解会受阻。例如,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GSD I型)会使糖原无法正常分解为葡萄糖,导致其在肝脏、肌肉等组织中异常累积。 -
基因突变
糖原累积症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需从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缺陷基因才会发病。例如,GSD Ia型由G6PC基因突变引起,而GSD Ib型则与SLC37A4基因突变相关。不同基因突变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糖原累积症,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也有所差异。 -
代谢途径异常
酶缺陷会导致糖原代谢的关键步骤受阻,例如糖原磷酸化酶缺乏(GSD V型)会影响糖原分解,而脱支酶缺乏(GSD III型)则导致糖原结构异常堆积。这种代谢障碍可能引发低血糖、高脂血症、乳酸酸中毒等并发症。 -
遗传方式
大多数类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多为无症状携带者,但可能将缺陷基因传给子女。少数类型(如磷酸化酶激酶缺乏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
综上,糖原累积症是遗传性酶缺陷引发的代谢性疾病,其形成与基因突变、酶功能异常及糖原代谢路径紊乱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