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的前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胃肠炎型
- 潜伏期: 0.5~6小时。
- 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伴有消化道出血,继发脱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 神经精神型
- 潜伏期: 1~6小时。
- 症状: 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幻觉、惊厥、抽搐、昏迷、呼吸抑制等表现。
3. 溶血型
- 潜伏期: 6~12小时。
- 症状: 除胃肠道症状外,还会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4. 中毒性肝炎型
- 潜伏期: 6~48小时。
- 症状: 以中毒性肝损害为突出表现,如肝肿大、黄疸、转氨酶升高等。严重者可伴有全身出血倾向,常并发DIC、肝性脑病等。
5. 呼吸循环衰竭型
- 症状: 急性肾衰竭、中毒性心肌炎和呼吸麻痹等。
6. 光过敏皮炎型
- 潜伏期: 较长,多在进食后1-2天发病。
- 症状: 表现为“日晒伤”样的皮损,暴露皮肤见光后出现红、肿、瘙痒、灼痛等光敏性皮炎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毒蕈,并尽快就医进行治疗。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毒蕈中毒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因此需要更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