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处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下是主要处理方案:
一、药物治疗
-
早期抗生素治疗
- 在血培养结果明确前,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万古霉素等),后续根据药敏结果调整药物。
- 疗程需足量且持续数周至数月,确保彻底清除感染。
-
针对性用药
- 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葡萄球菌感染可选万古霉素或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
- 耐药菌株需调整方案,可能需联合用药或升级抗生素。
二、手术治疗
-
适应证
- 心力衰竭、瓣膜严重损毁(如穿孔)、感染无法控制或赘生物破裂。
- 真菌感染或抗生素耐药病例。
-
术式选择
- 包括瓣膜修复/置换(如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修补术)及感染灶清除。
三、支持治疗
-
基础护理
- 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扩散。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
-
并发症管理
- 心力衰竭时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监测并处理栓塞、心律失常等。
四、并发症预防与随访
-
预防措施
- 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避免危险因素(吸烟、酗酒)。
- 侵入性操作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口腔治疗)。
-
长期随访
- 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血液指标,评估心脏功能及感染控制情况。
关键提示
- 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规范及手术指征。
- 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致死性并发症(如栓塞、感染性休克),早期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