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cut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IE)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由毒力较强的病原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可能迅速恶化,以下是其主要的症状和体征:
发热
发热是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通常表现为高热伴有寒战,体温常常超过38°C。在一些情况下,患者的体温波动较大,并且可能会有反复发热的现象,这被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
心脏杂音
由于心脏瓣膜受损,大约80%~85%的患者会出现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的变化。这些变化通常是由于瓣膜上的赘生物形成或者瓣膜功能障碍导致的。在主动脉瓣听诊区,医生可能会听到舒张期杂音。
周围体征
周围体征是指非特异性皮肤和黏膜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 皮肤黏膜瘀点,常见于锁骨以上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睑结膜。
- 指甲下的线状出血(Janeway损害),手掌和足底处可见无痛性的出血红斑。
- Osler结节,手指和脚趾垫上可能出现豌豆大小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
- Roth斑,视网膜上的出血斑点。
这些体征通常是由于微血管炎或微血栓栓塞造成的。
动脉栓塞
由于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脱落,可能导致全身各个部位的动脉栓塞,影响脑、心脏、脾脏、肠系膜动脉、四肢动脉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例如,脑栓塞的发生率为15%~20%,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肺栓塞也较为常见。
脾肿大与贫血
脾肿大也是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一个特征,约有10%~40%的患者会有轻至中度的脾肿大,尤其是在病程较长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进行性贫血也是一个典型症状,大约70%~9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这会导致全身乏力、软弱、气急以及全身疼痛等症状。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热和其他心脏杂音可能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或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个复杂的病症,它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来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怀疑患有此病,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