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TIA)需要综合考虑个体情况来选择药物,没有绝对的 “最管用” 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一般每日剂量为 75 - 100mg。常见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 氯吡格雷:适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常用剂量为每日 75mg。不良反应包括出血、皮疹等。
- 替格瑞洛:对于高风险的 TIA 患者可能更有效。其作用机制与氯吡格雷类似,但起效更快。常用剂量为每次 90mg,每日 2 次。主要副作用有出血、呼吸困难等。
- 抗凝药物
- 华法林:可用于心源性栓塞导致的 TIA。需根据凝血功能调整剂量,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一般控制在 2.0 - 3.0 之间。使用过程中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且易受食物和药物影响,出血风险较高。
- 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它们具有起效快、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等优点。达比加群酯常用剂量为每日 150mg,每日 2 次;利伐沙班常用剂量为每日 10 - 20mg。但价格相对较高,且在某些特殊人群中的使用有一定限制。
- 调脂药物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硬化进展。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为每日 20 - 40mg,瑞舒伐他汀常用剂量为每日 10 - 20mg。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等副作用。
- 其他药物
- 血管扩张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尼莫地平一般每次 30 - 60mg,每日 3 - 4 次;氟桂利嗪每晚 5 - 10mg。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低血压等。
- 改善脑代谢药物:如胞磷胆碱钠、吡拉西坦等。可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脑功能。胞磷胆碱钠常用剂量为每日 0.5 - 1.0g,分 2 - 3 次服用;吡拉西坦常用剂量为每次 0.8 - 1.6g,每日 3 次。
老年人 TIA 的治疗需要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风险等,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以降低 TIA 复发和发生脑梗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