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silar Artery Migraine,BAM),也被称为脑干先兆型偏头痛或基底型偏头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其特点是出现源自脑干或双侧大脑半球的多种先兆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不伴有肌肉力量的减弱,并且在偏头痛发作前或与之同时发生。以下是关于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先兆的一些详细信息:
先兆症状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表现:
-
视觉障碍:患者可能会经历视野缺损、盲点或其他视觉扭曲,有时可伴有闪光感。复视(即看东西时出现重影)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
眩晕:这是一种内耳前庭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患者会感觉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这种感觉可能是短暂的,但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严重时可能导致跌倒。
-
耳鸣:患者可能会听到响亮的嗡嗡声、铃铛声或其他噪音,有时伴随听力下降。耳鸣的发生可能与听觉通路的神经活动异常有关。
-
构音障碍:由于舌咽迷走神经受累,患者可能出现发音不清、说话费力或者声音高低、强弱异常的情况。
-
共济失调:表现为走路不稳、动作反应迟钝、准确性变差等。当病情加重时,肢体无力,无法站立,只能借助轮椅代步。
-
意识水平变化:有的患者会出现间接的意识障碍,甚至在失去意识之前会处于一种像无法理解的梦一样的精神错乱状态。意识丧失的程度通常不会太深,强烈的刺激可以唤醒。
-
其他症状:还可能包括听力减退、语言障碍、感觉异常、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一般会在10至30分钟内发展起来,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在随后的一小时内完全消失。
发作特点
在先兆出现之后的一小时内,或者先兆发生的患者还会出现搏动性的头痛,这种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头痛可以持续4到72小时,经过休息后可能会逐渐缓解,而在活动时则会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症状听起来可能很吓人,但它们通常是自限性的,意味着它们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缓解。不过,对于那些经常遭受此类偏头痛折磨的人来说,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以获得适当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能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血管收缩性药物来缓解疼痛,以及采用预防性用药如氟桂利嗪、美托洛尔等降低发作频率。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了解并避免潜在的触发因素同样重要。例如,情绪过于激动、精神高度紧张、视觉过度疲劳、严重睡眠不足等因素都可能诱发这种疾病。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控制这种类型的偏头痛至关重要。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