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症状观察
- 红肿热痛:蜇伤处若出现明显红肿、发热、疼痛,且症状逐渐加重,可能是中毒表现。若伤口周围形成水疱或化脓,需警惕感染风险。
- 瘙痒与灼烧感:轻度中毒可能伴随局部瘙痒或烧灼感,可用肥皂水(蜜蜂毒液呈酸性)冲洗中和毒素。
二、全身症状警惕
- 过敏反应: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皮肤荨麻疹或全身水肿,提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
- 严重中毒表现:如血压下降、昏迷、休克或多器官功能异常(如少尿、血尿),属于严重中毒,需紧急送医。
三、处理建议
- 拔除蜂刺:用镊子或消毒工具小心拔出蜇针,避免挤压毒囊导致毒素扩散。
- 清洗伤口:蜜蜂蜇伤用碱性溶液(肥皂水)冲洗,胡蜂蜇伤则用酸性溶液(食醋)中和。
- 冷敷缓解:肿胀处可冰敷减轻疼痛,抬高患肢减少肿胀。
- 及时就医: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身反应,应尽快就诊,医生可能给予抗过敏药物或进一步治疗。
注意事项
- 避免抓挠伤口,防止感染。
- 过敏体质者蜇伤后更易发生严重反应,需格外谨慎。
建议结合上述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