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隔离症的危害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主要取决于病变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因素,具体如下:
- 影响呼吸功能:较小的肺隔离症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通常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对身体危害较小,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但较大的肺隔离症可能压迫周围正常肺组织,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痛等症状。如果隔离肺的病变范围较大,还可能引起胎儿心脏受压、纵隔移位等,进而威胁到胎儿的生命安全。
- 导致反复感染:肺隔离症的异常肺组织与正常气管及支气管不相通,易发生感染,导致患儿反复出现肺部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脓痰,甚至咯血。长期反复感染可能会导致肺脓肿、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肺功能,甚至可能发展为脓毒症,危及生命。
- 存在其他风险:叶外型肺隔离症较叶内型少见,常见于新生儿,多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膈疝、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先天性心脏病等。肺隔离症理论上存在发生癌变的可能,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危及患儿生命。
总体来说,小儿肺隔离症若能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可避免严重危害的发生。但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对患儿的呼吸功能、生长发育等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