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蜱虫叮咬
症状:持续高热(>38℃)、全身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皮肤瘀斑或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重症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
处理:不可硬拔虫体,需用尖头镊子垂直夹出口器,碘伏消毒后就医检查。
2. 隐翅虫叮咬
症状:接触毒液后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密集丘疹或脓疱,伴灼痛或瘙痒,严重时可能溃烂。
处理: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处,避免拍打虫体,及时就医。
3. 红火蚁蜇咬
症状:局部红肿、丘疹、水疱或脓疱,疼痛明显,严重者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处理:肥皂水冲洗并冷敷,尽快就医。
4. 蜂类蜇伤
症状:局部丘疹、风团伴针尖样咬痕,瘙痒或疼痛,黄蜂蜇伤可能引发全身肿胀。
处理:拔出毒刺后冲洗,蜜蜂蜇伤用碱性液体中和,黄蜂蜇伤用酸性液体冲洗。
5. 普通虫咬皮炎
症状:风团、丘疱疹、水疱,伴剧烈瘙痒,抓挠后可能感染。
处理:冷敷止痒,避免抓挠,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或外用药膏。
建议:
- 被叮咬后密切观察2周,若发热或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 避免在草地久坐,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虫剂。
- 勿用烟头烫、酒精刺激等土方法,防止二次伤害。